绿色房地产开发环境分析怎么写:附精品通用范文

摘    要

在能源安全威胁与环境、气候变化的多重压力下,摒弃过去的传统增长模式,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XXX都将在重新划定的减排指标压力下承担责任。迎合这一趋势,中国XXX也已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并积出台了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绿色房地产开发环境分析怎么写:附精品通用范文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建设高峰期,建筑能源消耗已占到我国总商品能耗的20%—30%,未来预计该比例还将提高。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宏观背景下,有悖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浪费、高消耗、高污染”房地产业旧有发展模式,亟待向高效、生态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型。面临行业转型大势,如何正确把握政策机遇,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成为能否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的关键。

本文从现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环境分析、政策支持、经济转型以及技术评估体系建立等外部环境因素入手,为房地产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建议:走绿色低碳房地产开发之路,是房地产开发商稳定、健康长期发展的首选。

关键词:绿色建筑   低碳   房地产

一、 绿色房地产的内涵

(一)定义

绿色房地产/绿色建筑的概念x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继1990年英国制定全球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之后,各国相继出台符合地域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大地丰富了绿色建筑的内涵。世界绿色建筑协会提出,“绿色”建筑是指在其设计、建造或运营过程中,能够减少或消除对气候和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产生积影响的建筑。

改革开放后,在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同时,为积应对资源环境恶化并发展低碳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起,绿色建筑概念引入中国。在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明确,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x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XXX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第一次把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单独列为一个重点领域,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作为优先主题得到了XXX的持续支持和发展,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

(二)特点

1.节能环保。绿色建筑能够使能源、资源消耗降至x低程度,绿色建筑技术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天然能源和再生能源,利用节能技术并防止污染,并倡导合理使用土地,使用无污染、可拆卸材料,生活垃圾内部消化,形成良性循环。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耗能可以降低70%-75%。

2.全过程管控落实绿色建筑理念。通过对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的建设全过程技术把控和项目建设有效管理,全方位落实绿色设计理念,实现绿色建筑由“概念”到“可充分感知”的绿色建筑实体的转化。

3.“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绿色建筑全过程建设理念。绿色建筑重视建筑使用者的感受,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打造健康舒适的高品质宜居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环境、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因地制宜原则,强调尊重本地的人文、自然、气候条件。

二、建筑绿色化转型的重要性

(一)双碳目标下,建筑行业是减排降碳的主力XXX

建筑行业是碳排放大户。《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3%。如图1所示,其中建材生产阶段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28.3%,建筑施工阶段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1%,建筑运行阶段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21.9%。《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0》数据显示,建材产生的能耗是建筑业能耗x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钢铁和水泥的生产能耗占到建筑业建造总能耗的80%以上,仅建材部分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0%以上。

同时,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远超其他行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交通部门与建筑行业同为“双碳”背景下强调的重要领域,但是,2018年交通部门能源消耗量占全国总能源消耗量的10.7%,直接CO2排放为9.8亿吨,远远小于建筑行业的数据。

 

图1 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单位:亿吨)

(二)建筑绿色化发展持续深化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

绿色建筑在发展原则上坚持可持续发展,在理念上贯彻绿色平衡,在整体设计上讲究科学,融入大量环保和生态理念,潜移默化地以视觉和使用细节体验向公众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例如,自然光采光设计、雨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管道、建筑保温材料、新风系统、新能源、园区绿化比例等基础设施都是在绿色化改造时需要考量的。

(三)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挑战

据我国《第三次气候变化XXX评估报告》显示,近百年来我国陆地区域平均増温0.9-1.5摄氏度,近15年来处于近百年来气温x高的阶段。由此可以推测,未来我国区域气温将继续上升,端天气的频次和强度将不断増加,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建筑行业将面临气候变化的风险,如端高温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或涨潮等事件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刻不容缓,但是传统的建筑或难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而绿色建筑由于从设计到建造全生命阶段均充分参考地理因素、气候环境、人文因素等多方面要素,因此具有适应气候变化和风险韧性的属性,以应对建筑行业来自自然不可回避的挑战。

三、绿色房地产的发展现状

(一)管理机制与标准

1.建筑绿色化发展的政策支持

x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地位,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绿色建筑作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环节,得到大量政策支持,在建筑领域落实生态文明理念与绿色低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绿色金融的重点支持领域。我国《能效信贷指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绿色债券发行指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等标准目录始终包含绿色建筑领域。其中,XXX发改委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明确将绿色建筑发展列为重点支持项目。在以上文件的基础上,《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延续了对绿色建筑领域的支持,对绿色建筑材料制造项目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项目说明和支持条件。

 

四、外部环境分析

  • 政治与法律环境

2004年底,XXX发展改革委发布我国首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规划将“建筑”列入节能重点领域,要求“十一五”期间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加快供热体制改革,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力度等,鼓励采用蓄冷、蓄热空调及冷热电联供技术,XXX空调系统采用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节能门窗、新型墙体材料等。加快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物的利用。

《中共XXX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特别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绿色建筑。

2021年8月5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限购政策的公告》,北京限购政策升。近期以来,各地房地产调控方案都在密集出台,不到一个月,已有上海、绍兴、杭州、成都、北京等11地出手调控。限购令的出台通过户籍限制在短期内抑制了当期决定购房的居民以及投机性购买者的购买需求,因此,经历了过去的爆炸式发展,今天的房地产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变化和升,需要强化高质量发展,提质、降本、增效将是下阶段房地产

 

企业业务的主要着力点。绿色建筑是未来房地产企业发展的趋势,在实际建设中显现出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积采用绿色建筑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1年12月6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同时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1.2万亿。虽然降准释放的资金一部分用于对冲即将到来的MLF,实际释放的长期资金只有数千亿,但此举在关键时刻释放了一定的宽松信号。降准对楼市的影响,心理利好大于实际利好。2021年以来,至少已有恒大、佳兆业、华夏幸福、泰禾、奥园、花样年等10多家百强房企出现债务问题。广东省约谈恒大并派出工作组,这标志着房企债务问题将迎来更进一步的处理方案。目前,恒大集团风险化解委员会已成立,成员包括恒大集团高管,以及粤海控股、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越秀集团、国信证券等国企高管。广东省约谈恒大并派出工作组,这标志着房企债务问题将迎来更进一步的处理方案。

这段话有两处x值得关注:

一是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这是支持刚需的积信号。所谓合理住房需求,显然是刚需群体的居住需求,而非投资乃至炒房需求。房住不炒作为一项刚性原则,不管重要会议有没有直接提及,都是未来几年的指导方针。但房住不炒,不意味着刚需、投资、炒房全部一刀切,该维护的正常居住需求仍要维护。

二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这意味着,楼市调控,绝不是将房地产一杆子打死在地。作为年销售规模高达17万亿的超行业,房地产与上下游产业链深度捆绑,与居民财富深度关联,这个行业未来即使要收缩,但也不会消失。毕竟,房地产背后的就业人群数以千万计,而我国居民家庭财富超过7成都集中在房子上,所以谁都经受不起硬着陆的冲击。

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绿色金融的重点支持领域。我国《能效信贷指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绿色债券发行指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等标准目录始终包含绿色建筑领域。其中,XXX发改委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明确将绿色建筑发展列为重点支持项目。在以上文件的基础上,《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延续了对绿色建筑领域的支持,对绿色建筑材料制造项目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项目说明和支持条件。节能降耗是除增加清洁能源比例之外x重要的手段,也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方针。发展环保节能的房地产势在必行。

2020年中国建筑业协会,对全国33个省市建筑节能工作调查结果表明,按照XXX建筑节能工作要求和《民用建筑节能工作规定》,2010年有5.61%省市建筑节能进展好,6.73%未达到要求。2020年有7.54%省市建筑节能进展好,10.89%未达到要求。建筑节能工作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

 

(二)经济环境

2021年有着划时代意义,23年前,即1998年的23号文开启了中国房地产行业高歌猛进的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总量已经过了17万亿的大关,正在走向18万亿、19万亿的关口,中国房地产行业繁荣景象让我们心生敬畏和欣喜。在这一高体量的起点上,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必然将迎来新的改变。

宏观经济方面,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积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驱动下持续稳定恢复,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随着全国系统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扎实推进,经济发展韧性持续显现,政策驱动、结构性复苏、出口额扩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继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但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XXX强调需防范外部冲击,货币政策仍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预计下半年,货币供应量增速仍将保持在相对高位,为经济恢复提供必要支持;同时为严防化解金融风险,XXX仍将坚守审慎性的房地产金融管理政策。

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方面,近几年XXX的调控逻辑有所调整,2016年底开始的调控整体以需求端引导为主,2019年以来,XXX不断完善供给端调控政策体系,供需两端政策均不断发力,2021年进一步向供给端侧重,明确要增加租赁住房供应,增加重点城市土地供应等,重点城市供地“两集中”政策出台。同时,XXX约谈、督导多个城市,要求夯实城市XXX主体责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求必要情况下采取针对性的调控政策措施,确保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2022年,XXX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不变,供给端政策将持续完善和发力,同时,继续强化房地产金融监管力度,严查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住房信贷环境预计将持续收紧。地方层面,调控升加码的城市或将继续向热点三四线城市蔓延,各城市或参考借鉴一二线城市有效的调控政策,不断细化和完善当地调控“工具箱”;针对二手房市场热度较高的城市,地方XXX可能将加强二手房市场的调控力度,发布热点片区的二手房成交参考价等,以稳定市场情绪。另外,热点城市“两集中”供地规则或将调整,强化房地联动效应。

(三)社会和物质环境

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简言之,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主要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入手改变生活细节,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2020年9月22日,XXX主席xxx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XXX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xXXX、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彰显了中国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更展现了中国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从国际看,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危机的多边合作模式,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中国提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远远超出了《巴黎协定》2℃温升控制目标下全球2065~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要求,是一个有力度的目标,将对全球各国积应对气候变化、构建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四)技术环境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安排,将推动全社会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建筑碳排放需要考虑与建筑有关的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拆除以及运行各阶段的碳排放量。我国目前处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建筑消耗的钢铁、水泥等主要建材用量几乎与基础设施建设用量持平,两者合计占到了社会生产总量的一半左右,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x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在推广实践绿色建筑的10多年中,通过施工图审查、标识评价,绿色建筑有效提高了建筑性能,带动了绿色建材、绿色施工以及绿色运维的发展。

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一直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所要求和鼓励的,并随着标准的修订进一步提高了该内容的权重。在2019年修订后的新版《标准》中,110条评价条文分别从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个方面对建筑性能和环境影响提出了要求。与碳排放直接相关的评价指标有:降低建筑采暖空调负荷、降低建筑运行能耗、采用节能电气、采取能耗监测并进行优化改进、采用可再生能源等;与碳排放间接相关的评价指标有:提升建筑适变性、建材部品的耐久性以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采用全装修减少装修材料的浪费,采用天然采光、优化自然通风、设置可调节遮阳、降低热岛强度等措施以降低建筑运行能耗。

与新建建筑相比,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碳减排的潜力更大。我国既有建筑面积超过600亿平方米,且由于建成年代标准低、维修不及时等原因,约有60%以上的建筑是不节能建筑,可以说存量建筑正是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大的根本原因,并由此可以推断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是建筑部门整体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措施。

五、行业结构分析

  • 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
  • 限购令全面施压

近几年,XXX限购及限贷政策对于购房者的身份、购房数量及资金结构等有所限制,使市场上的需求下降,企业会因此倾向“捂盘惜售”,跨期调整住房供给量。然而,住房成交量下降、销售额减少、库存增加等将令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在实行限购及限贷政策的情况下,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运营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消费者预期被改变、企业偿债能力降低以及提升企业的开发成本,也将影响企业的经营盈利能力。

  • 绿色低碳之路促进产业转型

在政策调控继续从紧的背景下,分析人士测算,如果楼市调控将抑制10%左右的需求,相应挤出的楼市销售资金将达5000亿元左右。这也意味着,自住性购房需求将重新回归为市场主导性需求。

中国房地产业不能继续走土地升值的老路,先进的出路便是发展绿色低碳型地产。这不但有助于预防房地产泡沫,还可以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产能过剩。从宜居的角度出发,绿色低碳建筑、绿色低碳社区也能更好地满足楼市刚性需求。

对面临结构转型的广大开发商而言,从一线城市转向政策相对宽松的二三线战场恐怕只是“缓兵之计”,更长远的发展还在于顺应转型大势,主动调整产品设计和产品配置,谋求与刚性需求的顺利对接。

  • 房地产绿色低碳发展效益分析

无论购房者还是开发商,大多数对于成本问题始终存在一个误区,即只关注开发成本,而不是从全生命周期考虑成本。事实上,前期仅需增加建筑成本的5%—10%,就能降低50%—90%的生命周期成本,节约60%—90%的后期管理成本。依据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的公式:以A+B=C模拟房产开发成本,A代表建设房屋的处理废水、能耗、维修的投入,B代表房子建成后在使用年限内的所有投入,C是两部分的总值,表示全生命周期的投入。在传统模式中,A=336,B=340,总成本达到676。新模式中将A提高到390,就能大大降低B的投入至23整个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也因此降到413。

可见,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方式的使用,可以使后期投入成几何倍减少。以上海﹒经纬城市绿洲、北京﹒西堤红山、天津﹒海河广场、广州﹒山水庭苑、长春﹒逸墅蓝湾、哈尔滨﹒水木兰亭、西安﹒浐灞半岛、常州﹒青枫壹号、厦门﹒大学康城、眉山﹒燕语林森等位于不同气候区的10个“全国绿色生态住宅示范项目”为例,项目平均节水率18.8%,项目平均节能率61%,减碳量为48362.8吨几年总节省运行费用2418.1万元。

进行绿色低碳房地产开发,不仅能够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而且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在美国,绿色低碳建筑已经为地产商带来了新的商机。美国房地产商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多达46%的购房者希望购买绿色低碳住宅。而绿色办公亦成为商业地产领域新一发展契机。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和世邦魏理仕联合完成的一份《绿色建筑的钱景和前景》报告发现,在绿色建筑中工作的租户能够提高生产力,病假天数减少,办公空置率低且租金较高。

  • 房地产企业发展绿色建筑的机遇与挑战  
  • 机遇  
  1. 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市场待开启  

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开启,下一步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市场也将待开启。在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就已经提到CCER并规定了CCER的抵消比例。此外,生态环境部也在改革自愿减排项目体系,市场普遍猜测,CCER项目审批和减排量签发有望重启。

XXX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机制,不仅可以扩大碳市场参与主体,并以市场化补偿手段,为房地产企业获取额外的资金支持、现金流。虽然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只纳入了八大行业(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中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煤以上的重点企业,建筑、交通、工业并未在其中,但是纳入碳市场行业覆盖正不断扩大,加上建筑业高耗能、高碳排放的特点,建筑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

2.新一轮建设的总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在“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是新一轮建设的总要求,明确指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因此,为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针对房地产行业等能耗高、碳排放高的企业,XXX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提供更多政策上的支持。

(二)挑战  

  1. 绿色建筑发展依赖于前瞻性技术应用  

房屋建设往往是长周期项目,绿色建筑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能力需要满足几年后的真实需求,因此绿色建筑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先进技术应用。若房地产企业对自身开展技术创新不能进行系统长远的规划,对研发成果的转化缺乏统筹,就不能满足未来行业需求,为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1. 绿色建筑的认证  

现阶段,在向金融机构获取绿色融资支持时,房地产及建筑企业可能会存在绿色建筑设计时的认证等与实际交付验收时不符的情况,这种情况涉及到信贷机制、担保、考核等的创新与完善,会限制银行等金融机构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积性,导致房地产企业难以高成本去开发绿色建筑。

  1. 绿色建筑领域的碳汇计量与归属机制研究

高排放企业如房地产企业,因进行减排降碳而节约的碳足迹可以通过CCER交易,获取主营业务外的额外现金流,抵消部分碳排放。CCER备案的流程,不仅包括了业主的自证,咨询机构的专业论证,还包括了来自有资格的、独立第三方机构的再次论证和主管部门的x终审批,较为繁琐。而且由于房地产企业x终的减排归属为业主,加上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又较高,因此CCER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激励有限,在消费者愿意出更高价格消费绿色商品前,市场竞争力较弱。

  1. 消费者绿色消费的意识有待加深  

部分消费者支付能力有限,绿色消费需求“被动”缺失。在当前很多绿色消费品存在绿色溢价的情况下,部分消费者往往因囊中羞涩而放弃购买绿色产品。与此同时,部分消费者观念偏颇,绿色消费需求“主动”缺失,缺少对技术成熟度的信任,对于低碳出行、节能节水、拒绝白色污染等绿色消费倡议,至今仍有很多消费者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绿色消费推行举步维艰。部分消费者生态意识匮乏,绿色消费需求“无意识”缺失,尽管这些年XXX加大了生态环境宣传与治理力度,但各方面都存在一些盲区,很多民众基本属于“生态文盲”,他们既无意选购绿色商品,也不会有意生产绿色环保产品。

六、房地产企业绿色建筑发展展望与建议  

1.联合专业研究机构/智库创新技术研发  

以企业为主导、高校与科研机构为依托,加强与业界砖家、高层次研究机构的沟通对接,合理运用专业研究机构和智库的丰富资源,通过国际合作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可持续建筑的基础研究,研发质量保证建造水平较弱环节的服务和产品,解决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这一过程不但促进科技开放合作,也有利于绿色制造核心竞争力提升,有助于早日实现高端新材料的技术突破。

2.积参与部委及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研究

以市场实践提供更多可落地的支持政策  绿色建筑正处于发展初期,房地产企业进行绿色转型还需政策的支持和健全的法律体系以及监管机制进行保驾护航,企业应积配合研究,为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关经验。

3.加强专业性的人才培养

如今绿色建筑领域一线人才仍然较为匮乏,比如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掌握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吊装、焊接等技术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快速增加,需要加紧建立绿色建筑人才培养和发展长效机制。在现阶段各学科交融在一起研究的情况下,组建多学科、跨专业研究团队刻不容缓,可以通过XXX、行业协会引导,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等多种方式,构建可持续学习与交流平台,促进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

七、结论

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走绿色低碳房地产开发之路,是房地产开发商稳定、健康、长期发展的首选,也是顺应未来发展趋势的必选。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省心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扫码一对一人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