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免费分享实用活动方案通用范文

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明办有关精神,扎实推进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经市文明委研究决定,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请各地、各部门单位切实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为指导,深入学习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弘扬“志愿精神以及志愿服务理念,以公共场所和城乡社区为重点,广泛开展公共文明引导和关爱帮扶困难人群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推动我市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内容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免费分享实用活动方案通用范文

(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1.引领价值追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示范带动等方式,在全社会大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使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内在价值追求。在新闻媒体、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志愿服务活动和优秀志愿者事迹,并在重要版面和时段刊播志愿服务公益广告。

2.完善组织架构。切实加强街道及社区的志愿服务站点建设,不断完善市、区镇、社区三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各志愿组织要补充完善志愿者平台上的信息录入、组织简介、项目发布等,实施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工程,鼓励支持各地建立志愿服务孵化基地,建设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站点。通过提供必要的政策、信息、项目、场地等方面支持,推动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健康发展。

3.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志愿者培训工作力度,组织各类志愿者组织负责人赴某地进行志愿服务培训,将志愿者打造成高素质、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同时,在社区、学校等场所建立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常态化开展志愿理念培训、通用技能、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多种培训,例如手语班、家政班、应急救援辅导等。

4.培育特色团队。引导各行各业特别是文明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和职能优势,成立各类专业志愿服务队,着重打造文明交通、网络文明传播、家政维修、社区服务、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特色志愿服务团队。发展民间公益社会组织,在环保志愿者协会、爱心协会、爱心慈善志愿者协会等既有品牌的基础上,再培育一批社会公益团体,并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突出志愿服务重点,解决百姓实际问题

1.推进志愿服务进公共场所。围绕营造文明有序的公共环境,在公园广场、景区景点、交通要道、窗口单位等,开展文明秩序引导志愿服务,增强文明交通意识,着力解决“中国式过马路”、不礼让斑马线等问题;开展文明游览引导志愿服务,志愿者到景区景点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志愿服务,深化“八礼四仪”、“做文明有礼的人”、文明餐桌行动等活动;开展生态文明共建志愿服务,深化“清除户外小广告”等环保志愿服务,以巡展、骑行、义务劳动等宣传环保理念;开展窗口单位文明共建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信息咨询、秩序维护、应急救助等志愿服务。

2.推进志愿服务进城市社区。围绕关爱帮扶困难人群,突出“邻里守望”,着力打造“精准配对”的志愿服务模式。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邻里相伴”志愿服务,一对一结对帮扶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陪护、应急救助等;开展关爱流动儿童“邻里相携”志愿服务,利用“爱心妈妈”、“代理家长”对社区内流动儿童进行生活照顾、亲情陪伴、学习辅导、心理教育、托管看护等;开展关爱农民工“邻里相帮”志愿服务,提供出行咨询、技能培训、权益维护、情感关怀、文化服务等志愿服务;开展关爱残疾人“邻里相扶”志愿服务,提供家政服务、生活救助、康复医疗、心理疏导、法律维权等便民服务;开展关爱生命“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组织红十字会开展健康卫生知识讲座、防灾避险、急救技能知识宣传,动员志愿者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开展文化体育“邻里相乐”志愿服务,深化“全民阅读”、全民健身、送戏下乡、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

3.推进志愿服务进基层农村。以贫困户、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五保户、优抚对象、特困员、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失庭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把支援义务教育、普及科技文卫及法律知识、扶贫开发、社会救助、优抚助残、敬老扶幼、治安巡逻、环境保护等作为重点服务领域,致力于兴办农村社区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致力于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致力于解决农村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广泛开展“助农扶农·邻里相望”志愿服务活动,营造邻里间互敬、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

(三)完善长效保障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1.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贯彻落实上文件精神,实施志愿者星评定与回馈嘉许、保险保障制度以及志愿服务项目资助管理办法。加大志愿服务培训力度,探索建立分分类培训机制,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举办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搭建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企业、各类基金会、志愿服务项目相互对接的平台,解决供需脱节、运行资金缺乏等问题。

2.搭建志愿服务运行平台。继续建立村社区志愿者工作站、市区志愿服务亭、市志愿服务示范基地,组织文明单位、社区志愿服务队、民间公益组织等以此为阵地,就近就便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运用“互联网+”平台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重点推进志愿者平台、“志愿者”微信公众号、志愿者打卡器等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提高志愿者参与度与志愿服务活跃度,实现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省心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扫码一对一人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