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120急救中心工作的调研报告怎么写: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模板

为切实改善民生,适应当前院前生命急救需要,X季度以来,针对全市120急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实地走访、电话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市卫生局、附属医院、市中心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及县乡、街道社区医院开展了广泛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我市120急救在管理体制、系统建设、经费保障、院前医护救助方面存在系列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120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120急救中心工作的调研报告怎么写: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模板

1.管理体制未理顺。 120急救受卫生局直接领导,又依托城区X所医院领导管理,多头领导导致某些问题难以解决,使120急救工作运行不顺畅。X家120急救站均是依托医院急诊科设立,各县(区)及各乡镇各为阵营,没有形成统一调度和相互协调的工作局面。

2.功能定位不准。120的定位不明确。院前医疗急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x主办的、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是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因此,应由卫生部门统一牵头负责,成立独立的120急救系统。

3.不规范操作延迟救治。因急救中心未建立,120急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延时问题。

(1)指挥调度不规范,程序多重。没有统一的调度机制,出现急救情况之后,主要由市卫生局临时调度市区各医院急诊科紧急出动,快速反应能力和现场通讯指挥能力不强。

(2)呼叫中心未建立,转接过程繁杂。中心城区现有的院前急救模式为电信“120”急救电话语音平台,患者在拨通“120”电话后,根据语音提示,按键选择相应的4家市医疗机构出车急救。

(3)GPS定位未建立,不能就近安排急救车参与救护。因定位系统未建立,无法确认离需急救患者x近的急救车辆及数量,延迟有效救治时间,降低了调度效率。

4.救助队伍不整、技术力量不够。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缺乏一支训练有素且具有较高综合业务水平、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的专业队伍,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不能及时得出准确的结论,延误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救治病人的有利时机。我市四家市医院急救医师技术参差不齐,有部分医师未参加急救规范培训,往往导致院前急救技术难以到位,随车出诊不能取得救治的实效,增加了危重病人的死亡率。

5.基础设施落后。

(1)急救车辆技术状况欠佳。全市S所城区医院急诊科现有各种类型救护车XX辆,全市平均每4.2万人拥有1辆救护车,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每5万人口拥有一辆救护车的要求,数量虽达到了要求,但车辆行驶技术状况都存在问题。

(2)急救器材不符合要求。我市现有急救车上急救设备陈旧、短缺,大部分急救车辆没有装备呼吸机、心电监护等重要急救设备,出车大多只能起到单纯的运输作用。

(3)配套设施不全。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的特种医疗救援车、物资装备车、清洗消毒站等基础设施都为空白。应急医疗救治队伍日常培训及进行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也没有固定场所,导致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强。

二、做好120急救工作路径举措

120急救工作是公益性服务保障,建立“统一调度、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医疗急救中心,有助于院前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当前在我市建立120急救中心十分必要而紧迫。

(一)理顺管理体制

120急救属于x公益性质,应在x主导下,独立设置120急救体系(根据当前我市急救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建设发展方向要求,可将急救体系的市责任单位,暂定名为市120急救中心),县以下根据医院等条件及人口情况设急救站,归口市120急救体系统一领导。市、县两x应协调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编制办,解决好编制和干部配备问题,将120急救中心作为事业单位独立。财政部门应将120急救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设初期专项建设经费单列,年度日常工作经费经过核算以后,由市x行文定责、定人、定编、定位,额定工作经费。市、县两卫生部门作为行业主管,对120急救工作承担领导责任,平时不参与120急救业务工作。重大、突发医疗卫生公共事件发生后,120急救体系由市x统一指挥协调,卫生部门直接领导实施急救事宜。120急救中心应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

(二)形成急救网络

在市卫生局领导下,以市120急救中心为核心,形成有各城区医院、各县市区急救站,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组成的急救网络,急救体系在各急救站设立派驻机构,派驻机构的人员、车辆由各县以上中心医院抽调组成,平时管理由各县中心医院负责,受领急救任务接受120急救系统统一调度。

(三)完善基础设施

一是要落实好相关场地及其配套设施设备。市x要积协调市土地、规划部门,或者依托市疾控中心等医疗卫生相关单位,划出足够的面积,建设120急救中心。建设过程中要积协调水、电、气等服务部门以及环保、城管等管理部门,确保120急救中心的建设得到x各部门切实有效的支持。同时,还要指导、监督120急救中心的初期建设,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实施。建成后的120急救中心,既能保证平时工作的开展,又能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助指挥中心。同时还要担负起急救培训、演练的任务。二是要按照规范的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初步建立起指挥调度系统。完成好包括语音、调度、定位、车载视频、监控、急诊、远程生命监控为一体的指挥调度系统,确保生命急救通道快速畅通。重点建设好通讯系统、平台数据库、急救中心及其分控系统等等。三是完善必要的设施设备。我市现有急救车上急救设备陈旧、短缺,大部分急救车辆没有装备呼吸机、心电监护等重要急救设备,出车大多只能起到单纯的运输作用。因此要给急救车装备呼吸机、心电监护、GPS定位系统等基本救助器材、设备。确保急救车辆的数量质量,车辆技术状况必须保持稳定良好,能够隧时完成急救任务。同时要购置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的特种医疗救援车、物资装备车,建设完成好清洗消毒站等基础设施。

(四)配强急救人员

一是选好调度人员。120急救调度人员,是急救信息接传的核心,因此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这一岗位人员必须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道路交通状况了解透彻,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急救医疗常识,语言协调沟通能力强,经过严格的考核竞争上岗,可将这一职位面向全社会对外公开招聘。二是培养专业的救护队伍。各急救站的医疗救护力量,作为急救中心的派驻力量,其薪酬及绩效奖励由市急救中心协商医院按比例落实承担,市急救中心承担主要部分,且薪酬标准应高于同技术别的工资标准。专业救护队伍人员应抽调责任心强、医疗业务素质精良、富有急救经验的医护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以后,经过公开选拔产生,选入救护站开展工作。平时应加强对专业急救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选调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司机驾驶急救车辆。

(五)整合利用资源

在实施急救过程中,应充分整合利用本地急救资源。在当前120急救中心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应尽快按照统一的急救中心急救模式,独立设定并统一调度指挥120急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120急救中心成立做好充分准备。成立120急救中心以后,各卫生部门应加强指导协调,确保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向120急救中心倾斜,力争急救中心早日实现正常运转,确保生命急救通道的高效运作。

综上所述,我市建立120急救中心十分必要而紧迫,为彻底解决我市120急救存在的诸多方面问题,满足我市院前急救的实际需求,建议市x尽快落实惠民生、促和谐的要求,尽快将120急救中心建设特事特办,减化程序,按照时间节点,抓紧建设完成能够实施“统一调度、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120急救中心,切实担负起院前急救的责任,真正提高我市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省心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扫码一对一人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