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附行业现状及未来展望分析

一、计算机板块行情回顾及未来展望

1.1、2022年行情回顾与前三季度业绩总结

从指数表现来看,年初至今计算机指数表现不佳。进入 2022 年以来,中信计算机行业指数和大 盘指数均一路走跌,计算机行业指数x高跌幅达到 37%。二季度表现有所回暖,三季度大盘持续 走跌。随着信创产业的热度提升,计算机行业指数在 10 月迎来一波快速上涨。从年初至今的涨跌 幅表现来看,截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收盘,计算机指数较 2021 年末下跌 21.47%,好于同期沪 深 300 指数下跌 28.98%的表现,排名位于所有一行业内中游偏后的位置。计算机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附行业现状及未来展望分析

从业绩和经营层面来看,计算机板块前三季度表现不佳。受到 2022 年疫情反复的影响,截至 2022Q3,中信计算机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7508.81 亿元,同比下降 9.80%。实现归母净利润 178.00 亿元,同比下降 31.80%,盈利能力下滑明显。在毛利率和净利率方面,截至 2022Q3,中 信计算机板块的销售毛利率为23.36%,较2020和2021年全年水平有提升;销售净利率为2.56%,较 2021 年全年水平略有下降。从费用率的角度来看,截至 2022Q3,中信计算机板块的整体销售 费用率为 6.89%,研发费用率为 8.73%,管理费用率为 5.37%,均较去年全年水平有所提升。截 至 2022Q3,中信计算机板块研发投入为 655.85 亿元,同比增长 19.43%,在板块整体业绩不佳 的情况下,公司仍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

从纵向来看,计算机板块估值持续下行,已低于过去十年间的历史中值水平。计算机板块经历了 2014-2016 年高估值期后,板块估值(PE-TTM,中值法)明显回落。进入 2020 年下半年后,板 块估值逐步下行,截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板块估值为 39 倍,已低于过去十年的历史中值水平 (50.52 倍)。进入 10 月以来,随着信创板块热度提升,计算机板块的估值有上扬趋势。

 

我们认为,虽然板块基本面短期仍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但我们也看到了曙光。一方面,二十大报告和国务院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认为,作为支撑XXX发展和保障XXX安全的重要保障,计算机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能够赋能各个行业进行降本增效和提质升,数字化在各行业正加速落地,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2、数字技术成为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支撑

x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x和XXX事业的前进方向,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XXX的宏伟目标,并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我们认为,统筹发展与安全将贯穿于x和XXX工 作的全方面全过程,涵盖x、经济、XXX事、科技、文化、社会、外交等领域,而 IT 行业作为基 础性、支撑性的产业,将在支撑XXX社会经济发展、保障XXX安全方面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从发展的角度而言,数字技术可以发挥关键性作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 云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 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 格局的关键力量。

数字技术支撑着众多行业的发展与运营,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XXX安全的重要保障。数字技术 正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对各类企业而言,基础 IT 软硬件以及各类生产控制 系统、核心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了其运营的必要支撑,IT 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安 全和稳定已成为XXX安全的重要内容与保障。此外,云大物移智等新兴技术,也在应急管理体系、 XXX事科技体系得到深度应用,成为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础。

数字技术在支撑XXX发展和保障XXX安全两个层面都具备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将成为十四五期间 政策重点着力的方向。我们认为,以信创、网络安全等为代表的“大安全”领域,已经有一系列 的政策落地,相关行业景气度有望呈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渗透,将给众多 行业带来赋能与价值,因此具备较强的市场化推广前景,我们认为,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智 能汽车等行业值得期待。

 

二、科技走向自立自强,大安全迎来发展良机

2.1、从x政扩围至行业,信创产业迎来全面发展

2.1.1、美国“卡脖子”法案再升,利好我国信创产业发展

高性能芯片、高性能计算终端、以及人工智能厂商被列入实体清单。2018 年起, 美国多次将中 国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计算机等核心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意图通过阻碍中国基础计 算产业的发展,间接遏制我国科技全面发展。近年来,被列入实体清单的集成电路公司包括:海 光、申威、飞腾、华为等,这些公司大部分为坚持研发高性能XXX处理器、协处理器。芯片制造 公司中芯国际也被列入“实体清单”。同时,中科曙光、新华三等 PC 与服务器厂商、以及我国 多家超计算机中心也被列入“实体清单”。科大讯飞、依图科技、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公司也 被美国制裁。近期,美国进一步加码,将受制于许可证要求的外国生产物项范围扩大到实体清单 上位于中国境内的 28 个现有实体。

实体清单之上再加码,美国向中国禁售高性能芯片及相关计算实体。美国除了将多家中国企业列 出实体清单,限制其采购美国元器件、获取美国技术, 现已扩展到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性能芯片。 今年 8月份,美国x禁止英伟达和 AMD向中国销售部分高性能 GPU, 其中包括英伟达的 A100 和 H100, 以及 AMD 的 MI250。随后美国禁售政策再加码,已禁止向中销售 GPU、TPU 等各类 高性能芯片以及含有这些芯片的计算实体。

芯片全产业链封锁,限制中国高性能芯片设计与制造。美国为全面遏制我国高端芯片产业以及高 性能计算领域的发展,对我国芯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置障碍。中国芯片产业链在芯片设计 EDA 工具、芯片制造设备等方面较为薄弱。美国针对我国先进制程芯片制造出台多个政策。x初,美 国x限制三大芯片制造巨头科磊半导体、泛林集团和应用材料公司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制造 设备。随后,美国出台政策,限制符合高规格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中国,禁止涉及先进制程芯片 的制造,包括 16 或 14nm 以下的逻辑芯片、半间距 18nm 或以下的 DRAM 存储芯片、128 层或 以上的 NAND 闪存芯片。

另外,美国对向中国出口芯片及高性能芯片计算机相关设计开发软件进 行限制。今年 8 月, 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向中国出口设计 GAAFET(全栅场效应晶体管)结构集 成电路所必须的 EDA 软件。GAAFET 是批量生产 3nm 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关键技术,美国此 举意图限制我国高性能芯片的设计。随后,美国针对向中出口为开发或生产含有高性能芯片的计 算机及相关设备、电子组件及其部件而专门设计或修改的软件做出进一步限制。

 

2.1.2、核心科技自主自强,信创龙头迎来黄斤发展期

XXX发展和安全驱动信创产业发展。我国信息技术软硬件底层标准、架构、产品、以及生态体系 被外国把控,这些上游核心技术遭遇美国 “卡脖子”严重影响了我国关键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另 外,这些不可控因素导致了大量信息系统风险,威胁XXX人民安全。 因此,通过行业应用拉动基 础信息技术国产化、建立完善可靠的 IT 底层架构和标准,形成自有开放生态对我国发展有着重大 战略意义。近年来,XXX出台多项信创相关的支持政策、指导意见,大力支持信创产业持续发展, 努力实现国产替代。

数字化需求和产业升推动, 中国信创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及数字化推进, 市场对基础信息计算产业的发展需求也不断增长,建设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底层架构和开放丰富 的生态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据海比研究院统计,2021 年中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为 6886.3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将突破 2 万亿,达到 23354.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35.7%。

中国信创产业趋向集团化,目前形成“三大四小”的发展格局。“三大”指的是中国电子、中国 电科和华为,“四小”指的是航天系、中科系、浪潮股份和紫光集团。中国电子和中国电科作为 信创产业XXX队,在信创产业链布局较早,通过投资、控股等方式,已逐渐形成完善的信创产业 链条,助力信创产业从x政加速向金融、电信、能源、电力、医疗、教育、交通、公共事业等重 点行业推进。华为作为中国重要的民营企业,一直在通过“生态联盟、开源社区”等方式,构建 信创产业链。除此之外,航天系、中科系、浪潮、紫光等各方力量也在信创产业链中占据了自己 的部分市场份额。

信创产业链中比较重要的几个领域为:基础硬件(芯片、固件、整机),基础软件(操作系统、 中间件、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办公套件、工业软件等)、信息安全以及系统集成。信创产业 为大中小型企业都带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众多龙头、初创公司参与其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丰富 生态。

 

2.1.3、基础硬件:整机产业较为成熟,CPU厂商正在崛起

基础硬件领域主要包括整机、芯片和固件。 1) 整机 PC 和服务器国产厂商占据一定市场。 据国际数据公司,2021 年全球服务器销售额同 比增长 6.4%,中国服务器销售额同比增长 12.7%,国产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基于 x86 芯片的服务器占据绝大部分市场。目前,国内市场参与高端计算机行业竞争的企业主要 有浪潮、新华三、戴尔、联想等企业。其中, 浪潮市场份额达到 30.7%, 新华三达到 17.5%, 戴尔、联想和华为的份额均在 7%左右。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服务器企业主要分布 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长三角地带集聚的芯片和集成电路企业形成集群效应。

基于 Wintel 的 PC 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随着 ARM 架构芯片性能的提升以及苹果电脑销量的带动, 基于ARM芯片的PC市场份额也逐渐增长。PC市场中,联想市场份额远超其他厂家。 2021 年,联想达到了约 40%的市场份额,提高了 3.7pct。戴尔、惠普、华硕和宏碁的市占率分别 12.6%、9.2%、8.6%以及 6.2%。

国产服务器和 PC 整机发展较为成熟,有序替代中。从整体来看, 我国服务器与 PC 整机产业发 展较为成熟,与国外差距较小。整机是信创产业中x早实现国产替代的环节之一。PC整机和服务 器整机的国产替代从x政开始,八大行业中,运营商及金融行业也在逐步推进中。 国产整机厂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整机厂商一般需根据 CPU和操作系统进行整机 的设计制造及调优,话语权较弱。随着信创的推进,整机需要和多种国产 CPU 以及操作系统进行 适配,且需要快速满足客户需求,这对整机厂商的兼容适配以及快速响应迭代的能力有一定要求。 整机厂商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协同能力、技术研发、 资源整合能力较强的国产整机厂商有望持续受益。

2) Intel、AMD 垄断 CPU 市场,多家中国厂商正在崛起。目前,x86 和 ARM 是两种x主流的 CPU 架构。 Intel 与 Windows 强强联手,形成 Wintel 联盟, 建立了强大丰富的生态,建立 了x主流的计算软硬平台, 同是 X86 架构的 AMD 在 PC 和服务器端也占领了一定市场份额。 ARM 架构以其低功耗广泛应用于手机等智能终端,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和芯片性能提高,以高通、三星为代表的 ARM架构芯片厂商进XXX PC 和服务器市场。苹果自研芯片 M1 更是凭 借 Mac 的优势,一举拉动 ARM 芯片的市场份额。目前,无论是 PC 端还是服务器端,其中 央处理器市场都被外国巨头 Intel 和 AMD 牢牢把控。

基于 ARM 的 PC 和服务器占比稳定提升。据 Mercury Research, 在 2021 年四季度,基于 ARM 架构 CPU 的 PC 在总 PC 出货量的占比达到新高,同比增加 6.1%,环比增加 1.2%,市场占比达 到 9.5%。据 Omdia, 在服务器处理器市场中,基于 ARM 的 CPU 份额不断提升,2017 年,ARM 占比 0.2%,到 2021 年四季度,其市占率已上升至 5.4%。

 

金融电信采购国产 CPU 服务器, 海光鲲鹏得青睐。国产 CPU 服务器的国产替代x先开始于金融 和电信行业。2022 年,中国银行股份进行了名为”国芯服务器选型”的项目,采购基于海光、鲲鹏 芯片的服务器。据中国电信发布的 2021-2022 年服务器集中采购项目集中资格预审公告,中国电 信服务器集中采购共 20 万台,其中搭载英特尔芯片的服务器占比 71%、搭载 AMD 芯片的服务器 占比 2%,剩余搭载鲲鹏或海光或飞腾芯片的服务器占比 27%。

3) 国外厂商占据固件市场,卓易信息、昆仑太科正在崛起。BIOS 固件用于计算设备硬件平台 的初始化和操作系统引导,也是实现计算设备功能的关键环节,对系统启动、安全、兼容性、 可靠性、性能能效均有关键影响。BMC 系统是服务器设备实现集中管理控制的核心系统, 独立于服务器计算系统之 外,实现对服务器设备的带外管理。所有的计算设备如 PC、服务 器等均需要安装 BIOS 固件来调度硬件、引导启动操作系统。除此之外,服务器还需要安装 BMC 固件,因此 BIOS 及 BMC 固件的出货量和 PC 及服务器的出货量高度相关。固件的研 发需要厂商对硬件和软件都有深厚的积累,并且需要与硬件平台及操作系统公司紧密协作。 目前,国际厂商 AMI、Phoenix、Insyde 等凭借其深厚积累以及与 Intel 等公司的长期合作占 据了 BIOS 固件主要市场份额, 国内 BIOS 厂商以卓易信息与昆仑太科为主。

2.1.4、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是x重要产品,数据库市场高速增长

基础软件领域主要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1) 操作系统是x基础、x底层的计算机软件,是连接硬件和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的纽带, 是计算机生态环境关键的部分。根据操作系统的内核代码是否为开源,可以将操作系统划分 为开源操作系统和闭源操作系统。目前,在 PC 端操作系统占垄断地位的微软的 Windows 和 苹果的 MacOS 均为闭源操作系统,我国国产操作系统多为基于 Linux 开发的开源操作系统, 如统信 UOS 和银河麒麟操作系统。

国产操作系统方兴未艾。根据亿欧智库统计,目前我国操作系统国产化率不足 5%,主要应用于 x政行业,未来发展空间较大。预计到2024年,国产操作系统在通用领域的新增市场规模将达到 34.1 亿元。统信软件旗下的 UOS 操作系统和中国软件旗下的麒麟操作系统是国产操作系统领域 的两大主力XXX。当前x政XXX等关键领域的操作系统国产化基本完成,金融、交通等行业开始试点 推广。未来随着基础硬件性能提升、国产软件生态逐步构建,国产操作系统将成为推动信创产品 市场化的重要力量。

2) 中间件位于数据库平台和应用软件之间,是一种跨平台的基础软件。中间件承载着各行业领 域系统软硬件的互联互通、性能及安全,在数字经济生态建设中作用巨大。伴随着云计算、 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传统产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深化,新的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催生 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各行业对中间件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类的简单替换,而是向融合 包括云原生、数据等更多品类的全栈领域扩展。据计世资讯数据,目前国内中间件市场份额 x梯队仍然是IBM和Oracle,两者合计占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第二梯队为五大国产厂商,包括东方通、普元信息、宝兰德、中创、金蝶天燕,合计占市场份额的 19.6%。2021 年中 国中间件市场规模达到 88.7 亿元,预计到 2026 年达到 144.2 亿元。据《中国信创产业发展 白皮书》统计,目前x领域每年中间件的稳定需求超过 22 亿元,而金融和电信领域预计 市场规模超过 28.67 亿元,未来市场潜力空间巨大。

 

3) 数据库是计算机的重要基础软件之一,近年来数据爆炸性增长叠加复杂度提升,驱动数据库 市场持续高速增长。随着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新时代,5G 网络技术逐渐成熟,驱动全球数据 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对数据资产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根据 IDC 数 据,2020 年全球的数据量达到了 40ZB,同比增长 22.5%,其中中国数据量达到 12ZB,同 比增长 50%。庞大的数据量为国产数据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据中国信通院发布 的《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 2021》统计,2025 年中国的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到 688 亿元,6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 23.4%。

目前,海外巨头仍占据国内数据库市场较大份额,但国产数据库 经历多年沉淀,已经具备初步竞争力。据《中国信创产业发展报告 2021》统计,2020 年数 据库国产化率已达 47.4%。根据 IDC 统计,目前华为、达梦、人大金仓、阿里云等国产数据 库软件已经在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未来随着国产数据库技术不断提升,数据库国产化率有 望进一步扩张。

2.1.5、系统集成:集成业务伴随信创较快发展

信息技术服务增长加快,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重增加。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 势良好,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长加快,占总行业收入比重稳定增加。据《“十四五”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从 2015 年的 51.2%,到 2020 年增长为 61.1%。据工信部《2021 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2021 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速 领先,收入达到 60312 亿元,同比增长 20.0%,高出全行业水平 2.3%,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 63.5%。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 7768 亿元,同比增长 21.2%,占信息技术服务收 入的 12.9%,比较上年同期提高 4.6%。

2.1.6、行业信创开始启动,基础软硬件和应用软件替换迎来更大空间

x政替换持续进行中,预计到2023年左右完成基本应用系统的改造。后续,行业与电子政务的信 创将存在更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八大信创行业中, 电信、金融的信创推动进程较快, 而能源、 教育、航空航天、医疗卫生、交通等行业也在逐步开展中。在行业信创推进的过程中,不仅基础 软硬件将获得更大的应用范围,企业的应用软件也将成为替换的重要内容。

应用软件领域主要包括办公软件和业务软件,涵盖 OA、ERP、流版签等。我国应用软件产业整 体发展较为成熟,涌现了较多优秀软件厂商,如金山办公、用友网络、中望软件等。在信创领域 也有相对丰富的产品供给,整体的国产化程度较高,部分软件产品的使用体验已经不亚于有多年 市场积累的海外产品。但是生态的缺失仍然是现阶段信创和国产替代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各应用 软件需要加速对国产基础软硬件等的适配,才能促进我国信创产业的共同发展。根据艾媒咨询和 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我国的 OA 市场规模已经接近 300 亿元,ERP 市场接近 400 亿元,并且仍 处于稳步上升中。现阶段,国产应用软件的替换还主要集中在x政和金融行业,未来随着信创政 策不断落地,国产化替代稳步推进,应用软件市场将会迎来更大的增量,预计还会有更多应用软 件厂商入局。

 

2.2、工业软件是制造业转型升核心,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工业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的时代后,现已步入工业 4.0 时代,也即智能化时代。工业 4.0的概念x早由德国提出,主要强调的是“通信”和“连接”,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业竞争 力,以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涉及到的领域包括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机器人、人工智 能、纳米技术、5G、量子信息、生物科技、3D 打印、自动驾驶等。

2021 年全球工业产业迎来复苏,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高于全球水平。受新冠疫情影响, 2020 年全球制造业均受到重创,各国也开始加快政策调整,稳步推进产业复苏。2021 年,全球 工业产业恢复情况较好,全球工业增加值达 23.76 万亿美元(+7.17%),我国工业增加值达 37.26 万亿元(+19.08%)。在 2012-2021年近 10年的时间里,我国工业增加值 CAGR 达 6.64%, 明显高于全球 2.92%的复合增速,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也由 2012 年的 17.53%快速提升到 2021 年的 24.13%。

工业 4.0 时代下,工业软件已被广泛运用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是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 的核心。工业软件是专门应用于工业领域的软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效 率。基于物联网、大数据、AI 等技术,企业能更好地实现智能化生产,而细化到业务流程来看, 几乎所有的企业业务环节都可以应用工业软件,从企业的产品设计到生产到物流到x终的销售和 售后服务,帮助企业提高效率。从常用的分类方式来看,工业软件大致可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 制造类、经营管理类和运维服务类,可以覆盖客户需求、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售后等产品生命 周期的各个环节,对现代化工业生产有重大意义。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增速快于全球,且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发 布的《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2019 年全球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为 4107 亿美元, 2012-2019年 CAGR为 5.4%;2019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为 1720亿元,2012-2019年 CAGR 为13.1%,可见国内行业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增速。2019 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仅占全球6.44% 的份额,而同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工业增加值的 21.23%(2021年为 24.13%),由此可预见 我国的工业软件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工业软件中的研发设计类软件具有高的技术壁垒,是制造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主要包括 CAD/CAE/CAM(属于 CAx 概念)、EDA 等,此类软件的开发、 迭代不仅涉及多类学科知识(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同时还需要与现实中的工程案例、应用 场景、工艺技术紧密结合,因此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具备高的技术壁垒,开发者需要有充足的 知识储备以及工程经验才能开发出满足现代工业生产需要的软件。此外,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处 于制造业、集成电路产业的x上游,几乎是现代工业实物设计不可或缺的工具,例如目前 CAD 工 具已广泛运用机械、建筑、电子、汽车、航天、轻工、影视、广告等多个行业,而 EDA 工具更是 对集成电路产业的设计、制造、封装这三大环节进行支撑,因此可以说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是支 撑制造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石。

 

海外厂商在高端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国内市场具有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海外工业软件厂商起步早,经过多年的产品打磨形成核心壁垒,例如:(1)CAD 领域:在 20 世 纪 70 年代,达索就推出了三维曲面造型系统 CATIA,开启了x次 CAD 技术革命;(2)EDA 领域:在 20 世纪 80 年代,国际 EDA 三巨头 Siemens EDA(前身为 Mentor Graphics)、 Synopsys 与 Cadence 分别于 1981、1986、1988 年成立,后续通过持续的收并购完善产品矩阵, 逐步形成 EDA 全工具链、全流程的覆盖。

因此,在高端制造以及芯片设计全流程工业软件产品方 面,海外头部厂商经过长期的打磨已经具备明显的优势,而国内本土工业软件厂商更多地是先从 中低端领域实现突破,然后再逐步往高端领域以及产品全流程方向进行布局。虽然我国本土厂商 在技术和生态上依旧需要追赶海外厂商,但市场依旧存在着较大的替代空间。

中美科技摩擦倒逼国产替代加速,XXX持续出台政策坚定扶持国产工业软件发展。自中美贸易战 以来,美国将华为、海康等 400 多家中国公司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由于我国科技企业在研 发或生产过程中基本都需要进口发达XXX的原材料、设备或是成熟软件,因此在这些关键领域实 现国产替代迫在眉睫。今年 8 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 3nm 及以下的 GAAFET EDA 工具进行出口 管制,加之后续美国对我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限制,已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 胁。由于工业软件对于工业生产具备重要意义,为避免“卡脖子”的问题,XXX近年来也持续推 出相关产业政策以扶持国产工业软件发展。

2.3、网络安全需求扩大,密码产业国产化加速

2.3.1、网络安全建设是XXX安全的基石

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危及个人安全、团体安全,乃至XXX安全。2020 年,中国网络安全 企业 360 公司发布报告,曝光网络攻击组织 APT-C-39 曾对我国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石油行业、 大型互联网公司以及x机构等关键领域进行了长达 11 年的网络渗透攻击,严重损害了我国XXX 安全、经济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广大民众的个人信息安全。2021 年 7 月,XXX网信办 根据举报检测核实到“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 架相关 App,并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 80.26 亿元罚款。2022 年 6 月,西北工业大学 邮件系统遭受境外网络攻击:有来自境外的黑客组织和不法分子向学校师生发送包含木马程序的 钓鱼邮件,企图窃取相关信息,给学校正常工作和师生生活秩序带来重大风险。

 

2.3.2、法律规范逐渐完善,网安需求快速增长

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数目迅速增加,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由优化扩充阶段发展到全面建立完善法 律体系的阶段,推动网络安全的实施。2016 年以来,我国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密码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部里程碑式重要法律。

《网络安全法》修改:加大违法处罚力度,企业网络安全建设需求进一步提升。2022 年 9 月 14 日,XXX网信办就修订《网络安全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主要针对《网络安全法》 中“第六章法律责任”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完善。从更新的法律条例来看,XXX明确加大了违法 处罚力度。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企业一旦触动了罚款“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 之五”的底线,将牺牲巨额利润。未来,企业在网络安全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大。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已于 2022 年 11 月发布。日前,市场监管总局 (标准委)发布公告,批准了《GB/T39204-2022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 《保护要求》将于 2023 年 5 月 1 日实施。目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XXX标准涵盖了总体要 求、识别认定、安全防护、检测评估、监测预警和事件处置等方面,主要用于指导运营者、网络 安全服务机构等相关单位共同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要求》的实施意味着我国 的XXX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电力,燃气,水力,石化等)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保护将纳入国 家监督成为强制要求,将进一步拓宽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空间。

2021-2026,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增速近全球两倍。据 IDC 预计,全球网络安全 IT 总投资规模在 2026 年达到 2875.7 亿美元,2021-2026 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11.3%。同时,中国网络安全 IT 支出 规模于 2026 年将达到 318.6 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约 11.1%,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21.2%。中国 网络安全市场增速持续领跑全球,五年 CAGR 近全球两倍,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五年,x、金融和电信是中国网络安全的主要应用领域。据 IDC 预测,2026 年,中国网 络安全市场行业,x将占比 25%,金融应用将占比 20%,而电信行业应用将占比 16%。

 

2.3.3、持续推进数字安全建设,为产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大。据 IDC统计,2020年全球数据量为 60ZB,2021年 达到70ZB,预计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175ZB。其中,中国数据量增速x为迅猛,预计2025 年将增至 48.6ZB,占全球数据圈的 27.8%,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比全球快 3%。2017 年到 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 27.2 万亿增至 45.5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3.6%,占国内生产总 值比重从 32.9%提升至 39.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产业数字化推动数据安全发展。2022 年 3 月,XXX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要求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 构建数字中国。数据安全以数据为中心,关注静态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关注数据在动态变化过 程中的安全性,要求数据安全措施可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产业数字化转型对数据存储与管理、 数据服务平台等要求更高,新型数据基础设施需要提高数据获取效率、打通数据流动通道、提供 快速的数据分析能力,为行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发布,带动相关企业推出数据安全产品和服务。《建设指南》提出八大“一体化”建设任务,其中“安全保障一体化”要求完善数据安全防护和监测手段,加强数据流转全流程管理。XXX在数据安全上的投入增加,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跨市通办”事项范围进一步提升,安恒信息、南威软件等企业也积响应,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和数据平台风险预警,市场需求会促使更多企业推出数据安全相关产品和服务。

2.3.4、国产密码体系日益成熟,产业应用不断深化

密码是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在维护XXX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密码技术与核技术、航天技术并称为XXX三大“撒手锏”技术。网络安全正从被动防护向主动防 护转型,密码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必要因素,在身份鉴别、安全隔离、信息加密、完整性保护等方 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密码体系形成,国产化替代加速。我国密码产业起步较晚,但自主创新能力强,部分产品性 能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XXX的支持与引导下, 我国的多个基础密码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性研究成果,如序列密码设计、分组密码算法设计与分析、密码杂凑算法分析、密码协议基础理 论与分析、量子密钥分配等。同时,我国自主开发的 SM 系列密码算法已成为国际、XXX、或密 码行业的标准。我国密码产品不断迭代丰富, 除了软件层的密码算法,硬件层的密码芯片与通用 芯片也逐渐实现自主可控。目前,商用密码产品达到 3,000 余款,取得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的 产品有 2,200 余款。完整的商用密码产品体系已经形成,包含了密码芯片、密码板卡、密码整机、 密码系统等产品。

密码技术日益成熟,商用密码市场迅速扩张。为了保障金融、x等关键领域的信息安全,国产 密码在各个行业的成熟应用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国产密码的建设,在多个行业取得 了不错的成果。在金融领域,已累计发行应用国密算法的银行卡超10亿张。在政务方面,已完成 多个商用密码技术支撑的x云试点建设,覆盖服务用户超过5,000万。商用密码被广泛运用, 产业规模保持高增长率,预计2023年的产业规模将达到 938亿元。

 

2.4、XXX工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未来具备广阔前景

信息化已成为我国当前XXX事现代化的重点。国防XXX工信息化指的是国防体系为适应信息化作战而 进行的革新,包括管理系统、保障系统、信息安全系统、装备信息化及作战信息化。2015 年发布 的《中国的XXX事战略》白皮书中多次提及“信息化”,既有对现代战争总体趋势的概括,也有对 具体兵种、后勤与武器装备建设等工作的明确要求,反映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在XXX 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凸显。从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化到世界一流XXX,我国XXX建设目标越来越 高,而我国XXX工信息化基础仍相对薄弱。在强XXX强国,自主可控的背景下,作为XXX建设的关键 领域,信息化建设将贯穿始终。

国防XXX工信息化是我国国防机械化基本实现后的重要战略目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防XXX工 信息化行业将长期充分受益于信息化建设、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和国产化进程。新一代武器装备不 断定型列装,信息化占比与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且考虑到信息化系统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势必为 国防XXX工信息化行业未来带来持续增量。根据智研咨询,预计到2025年我国XXX工信息化市场规模 将达 1462 亿元,十四五期间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遥感及导航在作战信息化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随着我国XXX演进入实战化、常态化,对于全天时 的时空信息获取需求迫切。航天宏图等厂商可提供战场环境监测功能,通过采集并处理基础地理 空间数据、气象海洋数据、卫星导航数据等,保障前线部队快速访问网络中的所有数据,提供订 制化战场环境保障服务。譬如航天宏图可以提供目标自动识别、 精确导航定位 、环境信息分析, 从而助力实施能够助力实施移动指挥 、态势推演仿真以及特殊区域环境保障。

通信安全是XXX工信息化的底线。以卫星测控平台为例,其研发完成后将用于卫星通讯,而为了保 证无线通信通道的绝对安全,每颗卫星都采用不同的加密技术或方法,以确保一颗卫星被破译或 者信息非法干扰后,不影响其他卫星工作。因此,目前XXX主流XXX用卫星中的测控安全平台软件 和硬件设计均有差异性,需要根据每颗星的不同技术参数需求对编码软件进行调整。每颗卫星的 轨道位置、使用方式、加密技术不同,科研设计的技术线路也不相同。佳缘科技已具备了卫星测 控组网、卫星对地高速数传、星际链路和广播分发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防护和加密的技术, 从而保 障XXX用卫星、机载等领域的通信安全。

 

三、IT支撑产业现代化与行业变革

3.1、智造强国:兼顾制造业的转型升与安全发展

智能制造转型的迫切性越发凸显。XXX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 14.2%,老龄化程度呈现逐年加深趋势。2021 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 资为 106837 元,首次超过 10 万元,比上年增长 9.7%,增速比 2020 年提高 2.1 个百分点,扣除 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62884 元,比上年增长 8.9%,增 速提高 1.2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8%。

随着国内就业人口数量增长放缓、老龄化程 度加深,企业的用工成本持续攀升,过去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及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优势也将逐渐 削弱,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提升的问题,迫切需要通 过智能制造技术重塑中国制造业的新优势。同时,我国产业整体仍然处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中 低端,产业附加值低,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依靠智能制造完成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的战 略转型也已成为我国的现实需求。

工业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的时代后,现已步入工业 4.0 时代,也即智能化时代。工业 4.0的概念x早由德国提出,主要强调的是“通信”和“连接”,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业竞争 力,以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涉及到的领域包括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机器人、人工智 能、纳米技术、5G、量子信息、生物科技、3D 打印、自动驾驶等。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软装备。工业软件是指在工业领域里应用的软件,可以对数字化的工 业流程进行处理分析,进而优化工艺和生产效率,包括系统、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等。以流程 工业为例,如果把工控系统比作是智能制造的“大脑”,那么工业软件中蕴含的工艺、生产、设 备等多方面知识就是大脑中的“知识”。它既能与硬件结合,也能独立存在,具备独特功能,赋 予机器以智能。工业软件可分为运营管理、生产控制、研发设计、协同集成和嵌入式工业软件几 大类别。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演进。从运营层面看,60 年前人们从关注如何解决物 料相关的问题逐渐演进到产供销协同,再到企业内部经营管理(ERP);从研发数字化看,我们 回顾一个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伴随着研发工具从基于图纸、二维(2D)、三维(3D)到基于模型 的企业(MBE)等演进,研发实现了从对单一零部件、整机管理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 理;从生产环节来看,从过去关注单机设备、单一生产线再到整个制造运营体系的效率提升,发 展到制造运营管理 MOM。它是将传统 MES 概念扩展到生产运行管理之外,还包括了维护运行管 理、质量运行管理和库存运行管理相关的模块,并详细定义了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下 游行业的实际应用中,MOM 通常以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交付,对客户的具体需求具有更强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

 

企业的设备层到协同层要实现整体“智造”。以流程工业为例,流程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通常包 含设备层、控制层、车间层、企业层、协同层的智能化提升。设备层主要是成套设备和装备的智 能化和无人化解决方案;控制层主要是 DCS 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以及先进控制与优化软件 的部署解决方案;车间层主要针对生产管控一体化;企业层注重建立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协同层 面对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平台建设。

数据+算力+算法是智能制造的数据底座。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已积累了大量数据,随 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成熟发展,依托数据的高效分析以及智能决策得以实现。如基于 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 其在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广泛,可应用于 3C、食品、汽车、锂电、医药等 多个行业。机器视觉的核心功能为识别、测量、定位与检测,技术难度依次增加。识别是指甄别 目标物的外形、颜色、字符、条码等特征;测量是把获取的图像像素信息标定成常用的度量衡单 位,之后在图像中精确的计算出目标物的几何尺寸;定位即获得目标物的二维或三为位置信息; 检测用于对目标物的外观检测。由于机器视觉的功能多样性,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相较于人眼视觉,机器视觉在速度性、观测精度、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优势。机器的工作时 间更长,信息方便集成,因此机器视觉在某些方面确实可以提供比人眼更高的工作效率,代替人 工更好地进行工作。此外,随着深度学习、3D 视觉技术以及高精度成像技术和机器视觉互联互通 技术的持续发展,机器视觉将进一步发展扩大其生产力性能。机器视觉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零部 件,机器视觉赋予机器“眼睛”和视觉“大脑”,让生产过程具备实现无人化的定位、引导、识 别、组装、检测等能力,实现工业自动化、智能化。

3.2、能源科技:政策+效益双轮驱动,智慧能源变革加速

3.2.1、两大电网投资2.9万亿推动数字电网发展

电网发展变革经历四个阶段,数字电网建设已拉开序幕。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电网发展分别经历 了x代电网、第二代电网、智能电网和数字电网: 1) x代电网: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之际,以小机组、低电压和小电网为主要特征。 2) 第二代电网:诞生于规模化工业生产发展之际,它以大机组、超高电压和互联电网为主要特 征。x代和第二代电网的电力能源结构均以化石能源为主。3) 智能电网:随着化石能源逐步枯竭、全球环境污染加剧,具有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等特 征的智能电网应运而生,它的电力能源结构趋向于以风、光、水等新型能源为主。 4) 数字电网: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电力能源结构向新型可再 生能源发展,同时数据成为主要生产要素,数字电网成为当前电网的转型趋势,以数据为发 展驱动力,提供电力增值服务。

XXX电网加快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建设能源互联网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XXX电网围绕能源电 力数字化,推进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先进能源技术深度融合,以国网数科公司来推进 “一体四翼”业务协同联动,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积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圈。 1) 国网数字科技按照“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实行“一套本部运作、两翼协同发展”的经营管 理模式,承担“服务电网数字化转型、发展能源数字新产业”的重要使命,瞄准国际领先的 能源数字科技平台企业奋斗方向,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作出 新的更大贡献。 2) “一体四翼”是指以电网业务为主,以金融业务、国际业务、支撑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 四翼,做强做优主业,适度相关多元化的战略选择。

南方电网通过搭建“4321”平台建设数字电网,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电网是对传统电网的 数字化重塑,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数字技术与能源企业业务和管理深度融合,使之成为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和互 联网化的新型电网,是南方电网落实XXX战略的实践成果。南方电网通过建设“4321”平台,将 公司建设成平台型企业,公司所有的业务和数据全部基于统一的平台运转,从而完成扁平化管理, 公司也将具备结果与过程同时管控的能力,从而实现业务平台化、服务互联网化,通过“电力+ 算力”衍生新商业和服务模式及价值创造方式,x终实现以创新发展驱动公司数字化转型。

数字电网建设方兴未艾,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受XXX电网和南方电网“十四五”规划对数字电网 的投资影响,未来五年,中国电力行业数字化改革带来的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据华经产业 研究院的预测数据,2020 年我国数字电网市场规模约为 2210 亿元,2025 年约为 3700 亿元, 2020-2025 年 CAGR 预计将达到 10.85%。

 

3.2.2、智能煤矿建设开始加速,无人化是未来方向与目标

煤矿智能化分为三个阶段,我国煤矿智能化处于发展上升期。2020 年 2 月XXX发改委、XXX能源 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煤矿智能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x阶段是建成多种智能化示范煤矿,初步形成信息化体系;第二阶段是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 矿基本实现智能化;第三阶段是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目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处于第二 阶段起步阶段,行业发展处于上升期。

智能矿山是煤炭行业发展的长期目标,煤矿智能化市场空间广阔。信息化有效提升煤矿生产效率 和安全生产水平,按信息化及自动化的应用水平可将煤矿信息化建设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数字煤 矿、智能矿山、无人(少人)煤矿。数字煤矿的工作主体仍然是人;智能矿山分为三个关键部分: 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其中智能化确保了矿山的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无人煤矿是煤矿升 的x高形式,大幅提升煤矿工作效率、实现零人身事故的目标。

3.3、自动驾驶持续演进,国产芯片软硬件生态持续扩大

在汽车 E/E 架构由分布式架构向集中式架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自动驾驶芯片作为计算的载体逐 渐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核心。在“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芯片、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共同组 成了智能驾驶汽车的计算生态闭环,其中芯片是智能驾驶汽车生态发展的核心。以特斯拉为代表 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改革先锋率先采用XXX集中式架构,即用一个电脑控制整车,域控制器逐渐 集成前期的传感器、数据融合、路径规划、决策等运算处理器功能。随着自动驾驶别的提升以 及功能应用的丰富,汽车对芯片算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我国自动驾驶芯片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本土厂商抓住机遇切入蓝海市场。在过去,自动驾驶芯 片主要以实现单一功能为主(支持低别的辅助驾驶),例如控制底盘、发动机、刹车灯等。 2017 年特斯拉 Model3 开始量产,标志着自动驾驶芯片从追求单一功能向承担“大脑”功能转变, 其需要接收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判断和决策,同时需要与 5G、车联网和高精度地图协作,自动 驾驶芯片行业进入“拼算力”的时代。在当时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自动驾驶芯片产品较少,国内以 华为、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科技为代表的新兴芯片科技公司凭借着 AI 算法优势切入这一蓝海市 场。

此外,芯片国产化是智能汽车关键部件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国际关系的日益 复杂与不稳定使得“缺芯少核”的痛点持续暴露,这也让主机厂意识到芯片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 汽车芯片也迎来国产替代的窗口期。因此,新兴的芯片科技公司也乘国产化之势迅速崛起,目前 主要以“芯片+算法参考+工具链”的产品服务模式积探索自身的产业定位,逐步构建汽车产业 生态圈。

 

软硬件生态合作伙伴是国内芯片厂商实现更健康、更持续的商业模式的关键。在 2020-2021 年间, 地平线为了让征程 2 和征程 3 芯片大规模量产落地,为主机厂匹配了大量的开发、适配人员,例 如为了让征程 3 上车理想 ONE,地平线派遣了几百人的团队协助理想进行开发。这种做法也使得 地平线两款芯片上车时间大大缩短:征程 2 芯片从 2019 年 8 月发布,到 2020 年 3 月长安 UNI-T 量产上车,时间仅 8 个月;而征程 3 上车理想 ONE 也仅用了 8 个多月。同时,为了拓展自己的生 态,地平线在这两年间也招募了大量的人员用于打造芯片相关的配套软件,比如 AI 开放平台、计 算平台和辅助驾驶系统,通过与客户的合作不断地完善芯片生态。

尽管模式较重,成本较高,但 这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截至 2021 年底,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 100 万片, 地平线也是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态。然而,由于芯片厂商人员成本高,在征程 5 已拿下众多定 点的背景下再无休止地匹配规模庞大的技术支持人员显然是不可取的,地平线也开始考虑将公司 模式变得更轻,将过去项目驱动型的公司真正地变为技术驱动型、产品驱动型的公司。

因此,地 平线开始提出 IP 授权战略(将 BPU IP 开放给主机厂),同时开始寻求软硬件的合作伙伴,把主 机厂个性化的需求转移到合作伙伴上,从而实现更健康和持续的商业模式:硬件方面,地平线于 6 月 29 日宣布征程 5 三家硬件 IDH 合作伙伴,分别是映驰科技、金脉以及天准科技;在软件方 面,地平线于 4 月 18 日宣布与国内领先的汽车软件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中科创达成立合资公司,合 资公司将为主机厂及 Tier1 提供智能驾驶软件平台和算法服务。

未来随着国产自动驾驶芯片上车逐步提速,汽车软件厂商将有望迎来巨大的机遇。随着自动驾驶 产业的不断发展,驾驶域与座舱域的功能在大算力平台的支撑下不断融合,EE 架构逐步集中化, 汽车软件架构也朝着 SOA 不断演进。在新型的架构下,软件厂商所参加的开发环节增加,软件开 发难度也大幅提升,虚拟机、中间件、整车 OS 等内容的开发为软件厂商带来了新的需求。此外, 由于国内车企更换使用国产芯片平台时会面临着硬件平台/ISP 调试、操作系统适配、算法迁移等 诸多问题,这些工作将更多地是本土芯片厂商的软件合作伙伴来完成。

3.4、企业数字化管理与运营不断深入

产业互联网是产业数字化催生的新模式新业态。按照亿邦咨询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依托互联网 及数字技术,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全链路、全要素、全场景优化升,融合实体经济形成的数字 经济新模式新业态。通过将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贯穿产业链供应链,打通电子商务、智能制造 及工业互联网,形成数据智能应用,x终实现产业协同效率和运行质量的提升。近年来产业互联网政策持续落地。由于产业互联网对赋能实体经济、改善各行业运营效率和降本 增效价值显著,近年来XXX各部门不断出现政策支持鼓励产业互联网发展,尤其是 2022 年 1 月 国务院数字经济发展中,强调要推动产业互联网融通应用,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互联网平台往往由数字供应链切入,不断向更深层次应用渗透。产业互联网平台往往依托数 字平台技术,以供应链的物、人、信息的连接为手段,构建从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 销售交易、服务等环节的高效协同、敏捷智能的生态体系。我们认为,数字化供应链打破了过去 企业经营管理更多侧重于企业内部的局限,从整个产业链和生态链的角度,形成动态的连接与优 化。

以国内领先的工业品产业电商国联股份为例,在疫情后公司各方面运营数据较此前呈现进一步加 速。公司 2020年 2 月初开始,相继推出产业链“战疫”计划、拓展原材料全球寻源、推出工业品 /原材料带货直播和百团拼购等举措,推动下游客户通过多多平台进行采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 2 月 8 日至 3 月 20 日短短一个多月,公司多多平台新增注册用户 25225 户,较 2019 年当期增 长 258.16%;新增交易用户 892 户,同比增长 309.39%。而在疫情发生后,由于公司平台的优势 与价值得到了广泛认知,其 2020-2021 年的收入在更大基数情况下,实现了比 2018-2019 年更高 的增长。

除了产业电商交易外,公司还从 2021 年开始启动“三年百家”云工厂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为 上下游百家厂商提供云工厂解决方案,主要涵盖生产数字化、 管理数字化、物流数字化、质检数 字化、能耗数字化等服务。从去年落地的 5 家企业情况来看, 云工厂的实施可以有效帮助相关企 业降本增效,包括但不限于实现提高产能、降低采购成本、优化配方、降低能耗、提高成品率、 节约物流时间等效果。我们认为,通过云工厂的实施落地,公司不仅通过订单连接产业链上下 游,而且可以连接企业 内部的生产运营数据,并依托数据赋能,实现整体产业链的x优化,形成 真正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省心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扫码一对一人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