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镁合金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免费分享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轻量化属性突出,车用镁合金前景广阔

1.1.汽车轻量化大势所趋,车用镁合金潜力巨大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市场大有可为。近年来,受双碳战 略实施、新能源优惠政策延续、三电技术进步、消费者认可度提升等多重因 素催化,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销量快速提升。2020 年工信部发布《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以下简称“《路线图 2.0》”),要求 2035 年 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 50%,燃油车全部由混合动力车取代, 在XXX战略导向及行业规划推动下,我们预计未来十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仍 将维持高速发展态势。盖世汽车预测数据显示,2025 年、2029 年我国新能 源汽车渗透率分别可达 46%、54%。

续航里程为新能源车核心指标之一,车企提升续航能力意愿强。对消 费者而言,高续航里程能更好满足其日常行车需求,有效降低充电频率。《新 能源汽车消费洞察报告》显示,80%的消费者对实际续航里程的需求在 400 公里以上,20.1%的消费者希望实际续航里程达到 1000 公里以上。对车企 而言,续航里程决定着新能源车的定价水平及消费者的购车意愿,提升续航 里程已成为新能源车企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经。iiMedia Research 调研 数据显示,41.7%的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不满意的因素是续航里程。

 

 

轻量化技术为提高续航里程提供解决方案,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带动轻 量化需求进一步提升。轻量化技术是指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 下,尽可能地降低装备质量。燃油车时代,轻量化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是降 低油耗,减少排放污染;而在新能源车时代,轻量化技术则助力续航里程的 提高。此外,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新增的三电系统将导致整车重量增 加约 200-300 千克,车身重量的增加对零部件寿命、车辆可靠性等都将带来 不利影响,随新能源渗透率快速上升,轻量化需求被进一步抬升。《高性能 铸造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报告中显示,新能源车重量每减少 100kg,续航里程可提升 10-11%,此外还可减少 20%的电池成本及 20%的 日常损耗成本。

《路线图 2.0》亦对新能源车轻量化提出具体要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布的《乘用车整体轻量化系数计算方法》中,轻量化系数被定义为名义密 度(W/V)、重量比功率(W/P)、脚印油耗(Q/A)三指标乘积,用以衡量整 车轻量化水平。《路线图 2.0》提出,2025、2030、2035 纯电动乘用车轻量 化系数需分别降低 15%、25%、35%,点明对新能源车轻量化的具体要求, 从行业规划角度推动轻量化技术加速应用。

轻量化的主要思路在于采用轻量化材料。新能源车轻量化思路主要包括整车轻量化、电池轻量化两方面,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难以快速提高, 电池轻量化进程缓慢,整车轻量化为现阶段x佳途径。在纯电车整车各结构 中,车身、底盘二者重量占比合计超 50%,故车身、底盘轻量化又为电动车 整车轻量化的重点。从技术路径上看,轻量化技术主要包括结构轻量化、材 料轻量化及工艺轻量化。以传统钢材为原料进行工艺、结构轻量化整车x多 能减重 10%-12%,无法满足电动车的减重需求,材料轻量化为现阶段x佳 途径。

 

 

镁合金有较大的潜力,预计到 2025 年单车使用量可提升至 10kg。应用 于汽车行业的主流轻量化材料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材料 等。现阶段高强度钢的应用已发展至成熟期,碳纤维材料仍处于导入期,铝 合金、镁合金有望加速渗透,为现阶段轻量化材料的首选。 高强度钢:应用x早,但存在减重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主要应用于汽 车结构件、安全件、前后保险杠等,目前我国高强度钢车身应用比例已接近 50%,未来有望向欧美 60%的应用比例靠拢; 碳纤维材料:密度x小,减重效果x佳,但成本过高,目前仅在高端车 型中有所应用,主要应用于车身构件、刹车泵、轮毂、传动轴等; 铝合金:密度为高强度钢的 1/3,且拥有回收性好、可塑性强等优良特 性,可带来 40%-50%的装备质量降幅,主要应用于液冷板、汽车前后防撞 梁、减震件等。国际铝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我国乘用车单车用铝量可 增至 187kg,5 年 CAGR 可达 6.11%; 镁合金:密度相较铝合金下降 1/3,且吸振性、热导性更优,可带来 55%- 60%的质量降幅,主要应用于仪表盘支架、座椅支架、显示屏支架等。观研 天下预测,2025 年我国单车镁合金用量有望增至 10kg,5 年 CAGR 可达 20.11%,增长潜力巨大。

1.2.镁合金汽配可大批量压铸制造,NVH 性能表现更优

镁合金压铸性较好,适合大批量压铸制造。压铸为镁、铝合金汽车配件 x常用的成型工艺,二者相比镁合金的热容量更低、凝固速度更快、压铸性 能更优。x小铸件壁厚方面,镁合金允许铸件壁厚度低至 0.6mm,而铝合金 需铸件壁厚度达 1.2-1.5mm 才能达到同等效果,在保持良好的结构条件下, 薄壁压铸件通常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更低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方面,受 益于较低的热容量,镁合金更适合大批量压铸生产,生产效率比铝合金高 40%-50%。

镁合金汽配产品 NVH 性能更优。一方面,镁合金的弹性模量远低于铝 合金、高强度钢等,仅为 45GPa,受外力冲击时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另一方 面,相同应力水平下,镁合金的衰减系数高于铝合金,降噪、减振性能更优。 数据显示,35MPa 应力水平下,镁合金 AZ91D 的衰减系数为 25%,铝合金 A380 为 1%;100MPa 应力水平下,镁合金 AZ91D 的衰减系数为 53%,铝 合金 A380 为 4%。

 

 

1.3.高活跃度特性使得镁合金多用于内部结构件

镁合金易氧化,多用于车身内部件。标准电电位可用于衡量金属或合 金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标准电电位越低,金属或合金越活泼。镁合金 的标准电电位为-2.36V,比铝合金低 0.7V,化学性质更活泼,易发生电偶 腐蚀,且易被氧化。受活跃化学性质影响,目前镁合金在汽车中主要应用于 仪表盘支架、座椅骨架、方向盘支架、气囊盖、转向柱等内部件。

2.镁合金汽配应用重点关注成本,随镁价回落爆 发点临近

2.1.成本问题是限制镁合金进一步应用的主要瓶颈

镁合金在国内尚未大规模应用。相较其他发达XXX,我国单车镁合金 用量明显偏低,未来存在较大成长空间。2015 年,我国单车镁合金用量为 1.5kg,北美为 3.8kg,2022 年我国单车镁合金用量为 3-5kg,北美为 15kg。 同规划用量相比,我国单车镁合金用量远未达行业规划目标。根据《节能与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我国单车镁合金用量应于 2020 年、2025 年、2030 年 分别达 15kg、25kg、40kg,而 2022 年镁合金实际平均用量仅约为 2020 年规划 用量的 1/3。

镁合金成本较高,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的主要瓶颈。汽车金属压铸 配件的应用成本主要来源于原材料、辅料消耗、模具摊销费、运费、水电费、 加工费等。原材料成本方面,镁合金价格远高于铝合金且波动更大,2021 年 受环保政策影响,我国镁供应紧缺,镁合金价格随之大幅上涨,而铝合金价 格长期维持相对稳定。加工成本方面,镁合金零部件加工过程中需使用气体 保护,且需增加精加工、产品整形等工序,加工成本比铝合金零部件高 15% 以上。模具摊销费方面,由于镁合金零部件应用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模具摊销费更高。运费方面,镁合金汽配生产企业就近建厂程度较低,产品 运输费更高。现阶段,成本压力大成为限制镁合金零部件应用的主要因素。

 

 

2.2.为什么说镁合金应用爆发点临近?

2.2.1.核心:镁铝价差不断缩小,镁合金应用有望加速

上游产能不断增加,镁价有望持续下降。近年来,云海金属等上游镁矿 开采企业瞄准汽车轻量化带来的镁合金需求增加机遇,积增资扩产,不断 提高我国原镁、镁合金产能、产量水平,供给放量将助力镁价下行。2021 年 我国原镁产量达 94.88 万吨,较 2016 年增长 10.56%。2023 年 3 月,云海金 属披露消息显示,随青阳等地产能达产后,原镁产能可达 50 万吨,较 2021 年产能提升约 40 万吨,有望大幅改善我国原镁供给情况。

铝价需求强而供给弱,价格或将上行。供给端,长期来看,由于《有色 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国内原铝产能总量约束,我国原铝供给成长 性受限。需求端,2020 年铝合金占据轻量化市场近 65%的份额,随轻量化 进一步发展,铝合金需求持续放量,预计 2030 年我国单车铝铸件需求量可 达 130kg。总体来看,未来原铝市场供给趋紧、需求放量,铝价或将步入上 行通道。

 

 

镁铝价差不断缩小,镁合金应用有望加速。受镁、铝密度差影响,生产 相同体积的汽车配件,所需铝的重量为镁的 1.5 倍,故当镁、铝价格比等于 1.5 时,使用两种金属生产汽车配件所需原材料成本相同。若将镁合金配件 铸造时更高的加工工艺要求考虑在内,根据星源卓镁招股说明书,当镁、铝 价格比等于 1.29 时,两种合金生产配件的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总和趋于 一致。2023 年,镁、铝价格比已回落至 1.29 以下,镁合金产品性价比提升, 从成本角度来看大规模应用条件已成熟。

2.2.2.应用规模扩大之后:模具费以及运费将会降低

模具费用与压铸量相关,镁合金受需求限制导致模具费用较高。压铸 技术通过将液态镁合金、铝合金等高速压射填充至模具型腔,再经保压、凝 固等流程x终压铸成型。在压铸生产过程中,模具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根据 调研数据,传统压铸模具单价x高可达 400 万元,一体化压铸模具单价普 遍超 1000 万元,高单价决定模具摊销费用为汽配压铸产品生产成本中较为 重要的一项。单产品的模具摊销费与总压铸数量相关,随总压铸数量增多,单产品模具摊销费下降。受益于较小的热容量,镁合金压铸模具寿命可达铝 合金压铸模具的 2-3 倍。一般来说,镁合金模具寿命为 20 万模次以上,铝 合金模具寿命仅为 8-10 万模次。现阶段,受镁合金汽配产品应用尚未大规 模放量影响,单产品模具摊销费较高,随镁合金产品加速放量,模具摊销费 有望持续下行,甚至低于铝合金产品相应水平。

运费与供应链距离成正比,主要靠就近建产能解决。业务量达到一定 规模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常会选择就近建厂来匹配整车厂需求,从而达 到降低运输费、仓储费的效果。目前,广东鸿图、文灿股份等铝合金配件生 产企业已将工厂就近建在整机厂生产基地附近,而镁合金应用量相对较小, 就近建厂进程缓慢,抬升了镁合金配件的运输成本。未来随镁合金配件使用 放量,压铸企业将工厂拓展至主机厂附近将助力运输成本的下降,进一步降 低镁合金配件的整体生产成本。

2.3.规模有多大——中性估计 2025 年我国乘用车镁合 金用量可达近 25 万吨/年

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镁合金汽车配件应用情况如下: 1. 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拉动镁合金配件加速应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 展进一步催化镁合金部件放量,目前国内镁合金汽车配件已到达加 速渗透阶段; 2. 目前国内成熟应用的镁合金汽车配件包括方向盘支架、转向柱支架、 座椅支架等小部件(约 1kg/件);正在加速渗透的镁合金汽车配件 包括 CCB 板等(约 3-5kg/件);应用处于起步期的镁合金汽车配件 包括侧门内门板、后掀背门内门板等(约 5-10kg/件); 3. 成本高是阻碍镁合金配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镁合金汽 车配件更多应用于高端车型,近期镁、铝价格比下降,镁合金部件 性价比凸显,有望向中低端车型渗透。

我们预计 2025 年我国乘用车镁合金用量可达近 25 万吨/年,主要基于 以下假设:

  1. 汽车销量方面,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乘用车中燃油车/20 万以下新能源车/20-30 万新能源车/30 万以上新能源车销量分别约 为 1711/425/167/53 万辆。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观研天下预计 2023/2024/2025 我国乘用车电动化率分别为 38%/45%/50%,惠誉预 计 2023 年燃油车销量或将下滑超 10%。依据以上数据,我们预计 2025 年前新能源乘用车将进一步加速渗透,取代燃油乘用车市场, 2023/2024/2025 年燃油乘用车销量保持-12.00%/-10.00%/-8.00%的 速度下滑,各价位段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保持 32%/24%/18%速度上 涨;
  2. 燃油乘用车镁合金用量方面,由于约 60%的燃油乘用车价格集中在 15 万以下,我们认为燃油乘用车镁合金配件将维持慢速渗透状态, 预计 2023/2024/2025 年单车镁合金用量分别为 2.90kg/3.10kg/ 3.30kg;
  3. 20 万以下新能源乘用车镁合金用量方面,我们认为方向盘支架等 小部件镁合金汽配将于 2025 年前加速渗透,预计 2023/2024/2025 年单车镁合金用量分别为 9.00kg/12.00kg/15.00kg;
  4. 20-30 万新能源乘用车镁合金用量方面,我们认为 CCB 板等中大件 镁合金产品有望快速渗透,带动单车镁合金用量提升,预计 2023/2024/2025年单车镁合金用量分别为13.50kg/16.00kg/18.00kg;
  5. 30 万以上新能源乘用车镁合金用量方面,我们认为侧门内门板、后掀背门内门板等大件镁合金产品将于 2025 年前得到更加广泛的应 用 , 预 计 2023/2024/2025 年 单 车 镁 合 金 用 量 分 别 为 18.00kg/21.00kg/23.00kg。

2.4.哪些企业会受益于镁合金应用的规模化?

技术型龙头有望获得卡位优势,先一步形成规模优势。镁合金汽车配 件生产行业技术壁垒较高,主要体现为生产技术壁垒和研发技术壁垒。一方 面,由于镁化学性质活泼,镁合金熔炼、压铸、后处理等生产工序对生产技 术的安全要求高;另一方面,汽车行业上下游同步研发模式对供应商研发 速度、创新能力提出高要求。技术型龙头企业通常在生产工艺、研发实力等 方面具备强大的技术优势,短期内难以被复刻。此外,业内先行者有望率先 迎来订单放量,模具摊销费、运输费的下降助力压低整体生产成本。 资源型企业或将受益于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我国镁矿资源储量丰富, 开采利用情况领先。美国地质局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菱镁矿资源储量位 居全球第二,达 5.8 亿吨;原镁产量位列全球x,达 90 万吨。在汽车轻量化发展需求带动下,我国镁合金、原镁需求或将快速上涨,上游镁矿开采 企业有望进一步打开业绩成长空间。

 

 

3.重点公司分析

3.1.万丰奥威:全球镁合金汽配龙头,技术优势显著

深耕汽配领域二十余载,轻量化业务为核心产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 主营汽车车轮制造,20 余年发展历程中不断拓展业务线,现已确立起汽车 金属部件轻量化产业和通航飞机制造产业“双引擎”驱动发展格局,其中汽 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以“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为主线。 2015 年收购镁瑞丁进XXX镁合金汽配压铸行业,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公 司于 2015 年收购镁瑞丁,正式将业务延伸至镁合金汽配领域。镁瑞丁是全 球镁合金压铸汽配领域优秀供应商,镁合金汽配部件设计、生产、市场拓展 能力国际领先。公司自收购镁瑞丁以来,不断提升自身研发实力,设有加拿 大轻量化镁合金全球研发中心,具备镁合金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设计、镁 合金大型薄壁件高压铸造成型等核心技术,镁合金应用设计、开发技术全球 领先。公司把握国内、外轻量化发展趋势带来的镁合金汽配需求放量,镁合 金业绩不断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镁合金压铸产品营收增速达67.44%。

 

 

产能建设完善,产品矩阵丰富。产能方面,公司已于美国、加拿大、英 国、墨西哥、中国建立起 7 个生产基地、四个研发中心,年产能可达 1800 余万套。生产设备方面,公司镁合金压铸设备涵盖大、中、小吨位,其中高 压压铸设备占主导,大吨位设备占比可达 60%以上。产品方面,公司产品 矩阵不断拓宽,镁合金现有成熟产品应用总量达 100kg,主要产品包括动力 总成、前端载体、仪表盘骨架、支架类、后提升门内板等。

全球镁合金汽配龙头,客户资源优质。市场开发方面,公司在北美市占 率已达 65%,为全球汽车镁合金汽配龙头。目前公司以亚太市场为开拓重 点,不断发力提升欧洲市场份额,同时巩固北美市场。2020 年,公司与一 汽、东风、长安搭建起“T3+1”战略合作平台,积开拓新客户。目前,公 司镁合金汽配铸件领域客户主要包括特斯拉、保时捷、奥迪、奔驰、宝马、 通用、福特、大众、捷豹路虎、小鹏、蔚来等知名品牌。

3.2.云海金属:镁行业一体化龙头企业,原镁产能不断 向上拓展

全产业链一体化高新技术企业,原镁、镁合金产能全球龙头。公司于 1993 年成立,历经 30 年发展,现已成为集矿业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加工 与回收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镁、铝合金产品收入构成公司主要营收 来源。2021 年公司原镁产能约 10 万吨,全球市占率达 10%;镁合金产能约 20 万吨,全球市占率达 35%以上,龙头地位显著。

 

 

自主研发加工设备,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公司以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为核心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设起“江苏省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江苏省轻金属合金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重 点实验室”等人才智力平台。目前,公司已掌握大罐竖罐底出渣镁冶炼技术、 镁合金熔炼净化技术、硅热法炼镁技术和镁合金成型等技术,并自主研发全 套镁还原设备、镁合金生产加工设备,技术、设备水平均处于行业前列。

打造完整镁行业产业链。公司搭建起集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 熔炼、镁合金加工、镁合金回收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1)上游资源端:公司设有山西五台、安徽巢湖两大原镁供应基地; (2)中游冶炼领域:安徽巢湖、山西五台、广东惠州三大镁合金供应 基地辐射周边客户; (3)下游深加工方面:南京云海、巢湖宜安云海、荆州云海、重庆博 奥镁铝等不断探索镁合金汽车压铸件、镁合金建筑模板深加工领域发展机 会。 把握汽车轻量化趋势不断提升原镁产能,携手博奥、宝钢开拓下游深 加工业务。产业链上游,公司瞄准汽车轻量化背景下,原镁、镁合金需求增 长的趋势,不断提升原镁、镁合金产能。2021 年,公司竞得青阳县花园吴 家冶镁用白云岩矿采矿权,随青阳及其他扩产产能建设完成,公司原镁、镁 合金年产能均可达 50 万吨。产业链下游,公司并购博奥、引入宝钢,利用 其资源、技术方面的优势,不断开拓下游深加工业务,打开下游产业成长空 间。

3.3.星源卓镁:国内镁合金压铸行业先行者,研发设计 实力领先

聚焦镁合金汽车配件行业,镁合金压铸件收入占比超 50%。公司成立 于 2003 年,是XXX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镁合金、铝合金精密压铸 产品及配套压铸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09 年起,公司不断坚定以镁 合金轻量化应用为战略发展方向,产品研发聚焦镁合金汽车零部件,镁合金 压铸件收入占比长期达 50%以上。

 

 

公司产品设计优化能力强,生产技术与工艺研发实力领先。产品设计 方面,公司深度参与客户产品设计,并善于优化轻量化结构设计,在模具数 量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在生产技术方面, 公司具备自主研发、制造模具的能力,掌握镁合金产品安全生产核心技术、 顶出防变形控制技术、薄壁易变形铸件加工技术等,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并具 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产品结构以镁合金为主,不断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公司主要产品以镁 合金汽车车灯散热支架为主,并不断拓展品类,新开发项目陆续进入量产阶 段。现阶段,公司镁合金产品主要包括镁合金车灯散热支架、镁合金汽车座 椅扶手组件、镁合金汽车中控台骨架、镁合金显示器支架、镁合金显示器背 板、镁合金变速箱集总成壳体等,其中大中型产品收入占比不断提升,盈利 水平不断增强。

优质客户资源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重要支撑。整车厂对供应商的服务 质量要求高、考核周期长,一旦建立合作关系通常不会轻易变更供应商。经 过多年的合作,公司积累起一大批优质客户资源,现已通过特斯拉、福特、 克莱斯勒、奥迪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一、二供应商认证,进入其汽车零 部件供应商体系,与之建立起相对稳定,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省心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扫码一对一人工服务